站长推荐:知趣百科
蔡康永说过一段很有名的话: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我相信,每个人都不想错过心动的人和美好的风景。但我们似乎都害怕未知的风险,因为不确定结果,便不敢出拳,便不敢迈步。很多人不敢踏出舒适区,不敢往前走,不敢接触未知的领域,甚至告诉自己,这一生,就这样了吧。
许多人都是这样的,喜欢呆在舒适区,然后把自己困在安于现状的懒惰里,一边暗自抱怨,一边怨天尤人,却从没想过,自己的不作为,是因为害怕尝试。
可是我想说,你试一试就会发现不一样的景色。
我去做家教的时候,遇见过两种学生。一种是本身成绩就特别好,但还想更上一层楼的学生;另一种是本身成绩特别差,在家长的强迫下才补课的。
这两种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主动性。
成绩优秀的孩子会主动地学习,问问题,甚至是和我讨论。成绩差的孩子则是排斥学习,总是想办法躲避,能不学就不学。
后来,我分别问他们:为什么爱学习和为什么不爱学习。
一种孩子说,因为学习让我们快乐,解答出难题,我会有成就感。另一种孩子则说,因为我天生不是学习的料,大家都说我笨,我没那么聪明。
心理学中有个名词叫马太效应,是指强者越强,弱者越弱。但最最关键的是第一次,第一次的成功,第一次的兴奋,第一次的满足,这促使了我们继续往前走。
同理,第一次的失败,第一次的伤心,第一次的失望,常常会让我们放弃这件事,不敢往前走,甚至产生自我否定感。
所以,我们看励志的文章,看前辈的经验,都是为了打败自我否定感,告诉自己,我能行,我可以做到。
总有人跟我说,听过那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一生。但试问,唾弃那些道理,你就能过好这一生吗?
我自己就是那种从很小就懂得努力总会有回报的人。每一次我都用尽全力,我知道开始会有点苦,但我也知道最后一定能绝地生花。
曾在一本书中看过这样一段话,成功的道路并不像想象的那么拥挤,因为在人生的马拉松长路上,绝大部分人跑不到一半就主动退下来了。回头来看,一些过去读书比我们更优秀,在起跑线上抢到更好位置的人,早已放弃了人生的马拉松。我们能够跑得更远,仅仅是因为我们还在跑,如此而已。
坚持不懈地往前跑,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孤独小说家》中那个只有微薄收入,每天都担心自己的房子会被收走的小说家还是会在孤独的夜色里告诉自己,十年前的梦想如果没有熄灭,就让它永远燃烧吧。
《月亮和六便士》里,男主放弃一切去孤岛,他面对的是疾病、清贫,以及所有的人嘲讽。可他依旧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世人皆捡六便士,无人抬头看月亮。
我们读着这些别人的故事、别人的人生,无非是想把他人的经历,化成自己往前走的动力。
太多人告诉你,这个世界满是黑暗,没有背景,你就难有出头之日;太多人告诉你,别努力了,有些人的起点就是你的终点,你只是在白费力气;太多人告诉你,平平淡淡过一生,又有什么不好呢?
我却只想说:最怕你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
来源:安梳颜(ID:AAynuli) | 作者:安梳颜,简书签约作者 | 主播:蓝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