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推荐:知趣百科
2013年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颁奖,宋英杰“意外”获奖,他说感到很“意外”。播报气象是冷门,每天只有1分49秒时间,但他却坚持了20年,也因此成为首位获得此殊荣的气象行业节目主持人。
宋英杰是中国第一位出现在电视上的天气预报主持人,1993年开始他的职业生涯。事实上,当他能够加入央视时,他愿意做任何他正在做的事情,因为他觉得自己可以先立足,然后转行。就这样,他成为了中国的第一位天气节目主持人。
毕业于北京气象学院气象动力专业,气象学高级工程师,而且长得也很帅,工作后在播音上下功夫,播音工作很快就好管理了。因此,它得到了公众的认可和领导的尊重。
在工作了两年之后,是时候改变他的职业了,你知道的,如果他在其他节目中担任主持人,他很快就会变得受欢迎。其次是邀请地方站,更容易“四处飞”;如果是由商家带动,收入也会增加。然而,气象工作人员认为他天气很好,不让他去。就连比他走得晚的女主持人,他很快就火了,这让他心里都在发痒。
但宋英杰继续坚守着,耕好自己每天这1分49秒的“三分地”。既然干,就干好,只有对气象工作相对熟悉了才有更高的底气,而气象里面的门类也很繁杂、很精深,就这样他开始继续钻研气象学。当别的主持人有很多粉丝,走到哪里都前呼后拥时,他却孤身一人,过得很冷清,这巨大的落差,他却觉得挺好,正好可以学习、钻研。气象是专业性特别强的学科,专业术语很多,在专业的预报中会涉及,比如高压脊、低压槽、冷空气过境,对普通公众而言可能比较难理解,那在面对公众的预报当中如何转化成大家听得明白的大白话呢,他想了很多办法。另外,天气预报标准时长1分49秒,这个过程扩充和压缩很艰难,但他在说的过程中表现得流畅、自然。重点突出,指点要同步,对位清晰准确,完全凭感觉,他的播音越来越经典。
大部分人进入央视气象播音组,都只是把此当成一个“跳板”,因为这样的栏目组相对比较好进,也比较好走人。此后,进入气象组播音的主持人,一个个像坐“过山车”一样换,两年、四年、十年,他就这么坚守着,过去他的同事都火了或红了,他却老了。但他也成了最专业的气象播音员,他会很敏锐、很细微地去捕捉到别人的疑惑来自于什么地方。
就在这时,在网络上出现了一些指责,有人骂“天气预报胡说八道”。有很多的帖子,他看了以后觉得心里有点难过。此时有人劝他还是走吧,干这吃力不讨好。可是他转念一想,只要有天气预报不准的一定会有人骂。要认命,先认使命;要读天,先读天职。此时别人走,他决不能走,而且要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这是一种责任,是他作为第一位气象先生的职责。于是他又坚持下来了。他在学习、积累、总结的基础上,写了《气象节目主持概论》、《天气真好》、《咱们的天气预报》等书,介绍我国天气预报的发展和变化,畅谈气象与百姓生活,他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气象先生”。
就这样,他坚持播报气象20年,气象栏目坚持的人只有他一个,搞得领导都不好意思了,于是对他说:“现在,允许你‘跳槽’了,央视你可以任选一个栏目。”
过去他很多时候都想“跳”,可是现在他却不走了。领导很不解,他说:“我已经爱上这一行,因为自己很享受这份工作。享受的话你不需要别人去钦佩、羡慕和尊重。这样节日加班也觉得这是自己应该的,自己足以慰问自己,不需要别人去体谅,甚至别人去埋怨、责备的时候,自己也觉得这也是应该的。”
就这样,20年后,中国这一至高无上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