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推荐:风水易学
母亲逝去后,孩子对母亲的思念只会增加不会减少,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思念逝去母亲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已故母亲失踪的文章:中秋晚会上想念母亲
我羡慕那些父母在我母亲去世后还健在的人,整个中秋派对对我来说都是一个破月。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认真和浮夸,成为了月亮背后的回忆。
一次又一次的蜕变。
无人时,还是要翻开诗集,轻轻告诉自己,无论在尘世漂泊多久,世界依然是一个温柔地等待你成熟的果园。
有父母在的人常常浑然,而人生的圆满往往如此,总在不知不觉中溜走。
母亲是一个过节极认真的人,自记事以来,每个人的生日都是所有家人的大事,从早上睁眼开始,大家都要向他表示祝贺,有好东西要让着寿星,要宠着捧着他,每年的这一天,他就是皇帝,倍显尊荣。三餐更不用说,做什么,怎么吃,母亲都要征求寿星的意见认真实行。在最贫乏的年代里,也有鸡蛋长寿面和一毛钱一斤的骨头垫底儿。
其它的节日也一样,母亲要把各种民俗弄清楚,然后一丝不苟地遵守。她做什么,几乎都是有来历有讲究的,如果你看到她突然买了很多麻糖,那一定是腊月二十三,要糊灶王爷的嘴了,如果家里很多梨子,今天原来是惊蛰。可以说,她就是日历,全家人都围着她的指挥棒听命。
记忆中最大的工程是春节前一周要把房子每个角落都扫得干干净净,重新粉刷,不让旧日的尘土影响到新的岁月。我们往往全家出动,把家具都挪到屋中央,拿报纸盖上,人人穿上破衣服裹上头巾,先拿干麻布把墙壁和天花板都擦一遍,或用铲子把墙皮都铲下来,然后调灰水再拿刷子把墙壁刷得雪白。屋里烟尘弥漫,人人灰头土脸,眉毛和眼睫毛都象落了一层积雪,地板上积满白灰,要几天才能把水磨石的小米粒儿拖得露出来。
然后是擦家具擦玻璃收拾阳台和储藏室,炸闪子炸油饼炸带鱼炸丸子,还有酱牛肉扒肉条等等,每个人都要订出计划,苦工般干上好几天,过节可真象过节!而其中最累的,当然是母亲。
母亲累了也会发脾气,尤其是对那些偷懒的人,例如父亲,但在中秋却从来没有。我记忆中的中秋是父亲坐在阳台或四合院里,一杯水酒,几碟小菜,他摇头晃脑地自吟自唱,有时要我立在旁边背古诗词,然后大发一番感慨。
也许因为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中秋从来都是月华如练,瓜果飘香,院墙或阳台上放着大大的月缸月饼和各种瓜果,是供奉月亮的,要到月亮西沉时才能去吃。
大人们灯火辉煌,笑声朗朗,小孩子们在月光下追着玩,四个兜里揣满了花生瓜子红枣,还有大大的香蕉苹果,一人两个,藏在书包里,又香又圆,摸了又摸,舍不得吃。
家乡的月饼最经典是两种,买的提江饼和自家烙的月饼。提江饼就是红梅玉荣在画上啃的那种,除了皮儿是软的,里面各种仁和糖都象焊在一起一样硬梆梆的,当然也有软的,可以吃,但因为我不喜欢里面青红丝的怪味,因此对它的感情一直限于外形。自家的月饼其实很简单,就是油糖和面以一定的比例揉在一起,发面后用大的平底锅烙出来。
无论包粽子还是烙月饼,母亲都是一把好手,至今我还记得一大盆一大盆的发面,泛着红黄色,仿佛可以闻到温暖的香气。每年过中秋,母亲都要烙好几坛子,北方干燥,里面放一些冰果或其它小果子保湿兼闻香,每天上学放学各吃一个,微微的甜,满口面香,百吃不厌,一直可以吃到过年。
俱往矣,多么烟尘多少爱恋,多少纠缠多少不舍!有那么一天,你发现,上帝一样的母亲也会不辞而别,留下你独自面对人生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多少古怪问题。很多东西实在不知该如何应对,想掩耳盗铃地搁置下来,却象个定时炸弹,总要你解除危险才能前行。
母亲走了,我失去了拐杖,只好独立行走,在成熟而陌生的世界里,常常跌跌撞撞,四顾茫然。不得不接受自己不再是一个孩子的事实。
年少的日子里,父亲是太阳,母亲是月亮,结婚后,华是太阳,我这个月亮的角色却总是勉强又勉强,只恨不能母亲再活过来,当回我的女儿身份。
不能不接受现实,不能不绝望。就象姐姐所说,你都快老了,还不想长大?说得人汗颜无地。
什么叫独立?某种意义上,就是割舍,就是担当,就是告别。
就是在中秋的夜晚,你周围的人奇怪地说,月亮不就是月亮,有什么可赏的,你也能微笑无语,高高兴兴陪大家一起回到房中,写你的月亮文章。
华是大家庭,往往是在豪华的饭店里分几桌吃团圆饭,敬酒,然后各自回家看电视上电脑,中秋在他们的概念里和月亮无关。和他的家人团圆过后,也就理解了华对月亮的淡然。
想象中,如果母亲在世,聪明的她也许会对我说,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月亮圆不圆,而是你的爱人是否在身边吧。
这一天一天的日子,只有它们圆满了,人生的中秋才会天朗气清,花好月圆。
思念逝去母亲的文章:怀念逝去的母亲
在这个世上有太多东西是我们抓不住的,例如空气和水还有时间。然而有些看似永恒,不用费力去拥有的,却有时候也是那么容易转瞬即逝的,例如:母爱!
一年前的今天,带我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那个人离开了我……本来引以骄傲的妈妈走了,而如今“妈妈”竟成了我不敢触及的两个字,我怕一提到这两个字就会忍不住掉眼泪。
每个人生来都会有母亲的爱陪伴着,在我们还很小的时候,只会认为那是一份应得的、必备的爱,甚至是可以用一生去享有的亲情与爱。然而当有一天,母亲突然的离开了我们,才恍然大悟母亲原来是随时都可能离开的,人又往往总是在失去时侯才知道去珍惜!
一年前的今天,母亲遭遇车祸……在我还来不及准备去承受那一切时,母亲便在那个还没有天亮的早晨痛苦的走了,每一想起母亲,我的眼泪便会不受控制的流下来……至今我还不知道那个狗屁司机长什么魔鬼模样,要是见到我想我会把他千刀万剐!是他---让我成了一个没有妈妈的孩子!现在已经一年流逝而过,那一切还仿佛只发生在昨天……
在人的一生中那几十个中的一年,已经没有了遥远,没有了漫长,原来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存在,留在心中的那份记忆也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但我真的不想写在心底的这份永远的伤痛。
总是在想如果母亲还活着那该多好啊!您的儿女毕业了,可以工作赚钱了,您不用那么辛苦的起早贪黑的去卖菜了!可是您一天的清福都没享受到就走了,您这辈子太辛苦了!
总是在想如果母亲还活着那该多好啊!我愿意用我现在的一切去换取母亲的存在,哪怕是让自己受尽一切人间的苦楚。可是人有时侯就是这么幼稚可笑,逝去的人儿是不会回来的,太多的如果只能让我们徒留遗憾!
时常不愿从梦中醒来,只有在梦里才能回到有妈妈相伴的日子,时常又会从梦中哭醒,因为梦到了妈妈离开我们的事实!就这样在梦境与现实间挣扎!
一年了!不经意间,母亲已经离开我们一年了,在写满记忆的心灵里,唯有眼泪似乎可以让自己去怅然的游历一番那怀念的心痛……心中对自己母亲的那份怀念之爱却要永远的深埋心底了……
思念逝去母亲的文章:思念母亲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一首《乡愁》勾起了我对母亲的无限思念。
在一个初春的早晨,八十三岁的母亲悄然走了。
一直以来,总想写点文字纪念母亲,但又觉得母亲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无甚可记,然而母亲那平凡一生所表现出的坚韧和善良的品德,使得我不得不提起拙笔。
六十年代未一个溽热的夏天,洪水冲破了堤坝,肆虐地摧毁了房屋,吞噬了家园,那场景真是触目惊心。转瞬之间,村庄变成了一片泽国。家里的一只小花猫不愿随我们撤离,洪水淹没时,它爬上了屋前的树梢。母亲看见猫孤独无援的可怜相,要求我哥下水去把它救回。母亲抱着浑身湿透的小花猫,不停地抚摸着,安慰着,无奈地来到没被洪水呑没的山岗。也许是受到了惊吓,也许是失去了家园的温暖,小花猫当天夜里就失踪了。母亲四处搜寻着,一遍遍地呼唤着,可小花猫还是没有回到我们的身边。母亲那一声声悽凉的呼唤回荡在阒寂无声的夜里,永远萦绕在我的耳际……
父亲年轻时的身体十分羸弱。因当时的医疗条件极度匮乏,医生也不知父亲得的是什么病。有一次他连续五天卧床不起,不省人事,爷爷奶奶都为父亲准备好了后事。母亲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艰难局面,哭干了眼泪。她四处打听治疗父亲疾病的良方。她不知从哪里得到一个“偏方”,说是夫妻之间可以“割股疗伤”,不能让别人知道,否则病人不会痊癒,而且刀割的伤口还会发炎。母亲独自一人回到家中,拿出锋利的镰刀,在油灯上燎烤了片刻,用自己的牙齿咬住左手臂的一块肉,右手举起镰刀,狠心地割下了一块。然后,她把带血的肉剁成细沬,加清水煨烂,用汤勺撬开父亲紧闭的嘴,强行喂了下去。也许是母亲的壮举感动了上苍,父亲竟然神奇般地活了过来。醒来的父亲问及母亲给他吃了什么药,母亲只是笑而不答。每次听父亲讲述这段故事,每次看见母亲手臂上的疤痕,我的心都在滴血,感动的泪水潸然而下。我的眼前会浮现母亲含泪的、坚毅的目光,以及她孤注一掷的神态。那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
我是母亲的精神寄托。然而,学业末成的我回到了农村后就自暴自弃、委糜颓废、骄横跋扈,为此惹出了许多“麻烦”,也伤透了母亲的心。母亲用她那博大的胸怀宽宥我,苦口婆心地教育我,使我迷途知返,重新振作奋起。
当我身着戎装即将告别母亲的时候,她有些依依不舍。但为了我的前程,她忍痛割爱,毅然决然地让我离她而去。在村口告别时,母亲强颜欢笑,她对我说了许多鼓励我的话:好男儿志在四方;是骡子是马拿出来溜溜……等等,不一而足。我走到对面的山梁回头看时,母亲仍站在原地,手搭凉蓬眺望着我。那时秋风正凉,风儿吹撩着母亲满头华发,朦胧中竟如经幡一般随风飘逸,有种不可名状的潇瑟和孤寂。她若有所思地伫在那儿。此时,我已暗下决心,一定要混出个样子,让母亲宽慰……
我长时间跪在母亲的坟墓上,默不作声。思念的泪水在风中毫无用处。突然,母亲就在我身边,她用充满爱意的眼睛看着我。外面的物质世界与我无关。我的整个身体和精神都被这个样子影响和润湿了。就这样,我静静地沉浸在母爱的无限海洋中,仿佛看到了母亲亲切的笑容。
妈妈平静地离开了。它没有什么值得称赞的伟大成就,它就像田野里的一棵草一样平凡,默默扎根于大地。谁能说,像草一样的一点孝心,就能把春晖的善良还给母亲?母亲,请您安息吧!你的孩子们一定会记住你的教义,延续你的传统,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不辜负你的殷切期望!
读了这篇失踪文章的人,他们已故的母亲也读到了: